出版
暑期事業體驗計劃
2016/11/21


 

文: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主席曾志滔

相信許多讀者都有「打暑期工」的經驗。由五、六十年代的「穿膠花」,到八、九年代的在「寫字樓」當辦公室助理,在餐廳當侍應,在書局做售貨員……都是一代又一代香港人的寫照。那些年,一般家庭都不算特別富裕,「學生哥」趁著長假打工幫補家計,或為自己賺點零用錢。時至今日,「打暑期工」的現象已不普遍。但是,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仍然堅持舉辦一年一度的「暑期事業體驗計劃」,希望讓中學生透過真實的職場體驗,認識工作世界和探索自己的事業方向。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舉辦的「暑期事業體驗計劃」前身為「暑期工作體驗計劃」,已經有四十一年歷史。由 1976 年開始,教育局每年均與本會合辦該計劃。報名參加的高中同學須通過嚴格的甄選面試,獲取錄的同學將會被安排到不同的工商機構體驗三至五星期。完成計劃後,他們須撰寫一篇反思文章,總結是次工作經驗。出席率理想者,均獲得證書和機構評語以作鼓勵。參與是項計劃的機構種類甚多,有義務工作發展局、學校、公共圖書館、醫院、志願機構的幼兒中心、健康中心和家庭服務中心等,亦有私人公司。 本會於今年九月十七日舉行了「暑期事業體驗計劃」的結業禮,向約一百六十名於七、八月間到不同機構作工作體驗的中五及中六同學頒發嘉許狀。典禮邀請了教育局升學及就業輔導組高級教育主任邱國麗女士蒞臨擔任主禮嘉賓。頒獎禮上,十數位同學分享了自己於不同工作崗位的經歷和體會。當中有兩位同學的故事讓筆者留下深刻印象。 體驗「吃閉門羹」 馮紫希同學在瑞和街圖書館擔任義工,除了在服務台當值,回應市民各項查詢外,更須主動到電腦區協助到訪者使用館內的電子索書系統。可是,有些市民卻會拒絕她的幫助。學校教導年青人要樂於助人和有主動性,但很少提醒他們要有被拒絕的心理準備。可是,這正正是服務行業經常面對的場景。「吃閉門羹」固然讓人尷尬,但同學則體會到並非「一番好意」,對方就一定會給予正面、友善的回應。可喜的是紫希能做到處變不驚,事後依然積極投入自己的工作。其他圖書館使用者,得到她的幫忙迅速找到「心頭好」。他們的一個微笑、一句道謝,都讓紫希甜在心頭。 陳旻烽同學在天水圍社區健康中心工作。有一天,中心舉行醫護人員的週年緊急事故演習。所有醫生、護士均須放下日常的工作前來參加考核。期間考核場地嚴禁騷擾。同學乃非正式員工,便不用參加演習。碰巧有一位老伯伯前來中心,稱身體非常不適,想「看醫生」。旻烽頓時面對人生交叉點:該按照上司的指示「慎勿騷擾」?還是冒挨罵之險為老伯通傳一聲?未幾,老伯伯臉色明顯轉差,旻烽見勢色不對,認為救人要緊,急急前往考核的房間叩門。旻烽回憶當時的情境說:「推開門的一剎那,十數對眼睛轉過來盯著我,蠻恐怖的!」多得他當機立斷,醫生護士奪門而出為立即替病人檢查和急救,老伯才能及時送院。倘若他抱著少做少錯的心態,懶理老伯伯的病況,或欠缺變通,盲目按本子辦事,便可能害了一條人命。 紫希和旻烽在不同工作場景都能做到進退有據、得體合宜,而且展示出臨場應變的睿智,實屬可貴。 培養正向態度 此外,同學們表示工作期間與同事建立了真摯的友誼。上司和同事給予他們的機會、教導和照顧,小伙子們都充滿感激。大眾常把職場塑造成既乏味又冷酷的場景,暑期工作體驗計劃正讓年青人正確認識職場世界,並不如大眾所說般可怕。這樣將有助年青人對職業生涯培養正面的盼望。 典禮當天,我們有幸跟一位參與計劃機構的代表--義務工作發展局賴翊筠女士作交流,得知原來她在求學時,也曾參加本會的「暑期工作體驗計劃」,當時她恰巧被安排在義務工作發展局進行工作體驗。賴女士表示,那裡的經歷讓她第一次了解全職工作是怎樣一回事,也讓她與義務工作發展局結下了不解之緣。事實上,近年參加者中,有的在愛鄰網路工作照顧長者,中學畢業後修讀長者護理証書課程;也有些參加者在幼兒中心工作過的同學深受啓發,繼而修讀幼兒教育課程。 莫因「事小」而不為。暑期實習實為年青人「事業探索」的重要途徑,有助他們了解各行業的運作,明瞭工作所需的能力、態度和其他要求,令同學們在踏入工作世界前能好好裝備自己。即使參與暑期工作的同學鮮有獲派重要職位的機會,但只要同學全情投入,虛心學習,工作崗位所培養的技能和從中累積的人生經驗必定受用一生。更有一些人,透過暑期工的經歷確立自己的職志。更重要的是,年青人離開校園,用心感受職場的所見所聞,能夠進一步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缺點,認識學生身分以外的另一個自己,離開安舒區及突破自我。 教育局將於本學年推出大型的「工作體驗運動」,為高中同學提供三至五天的工作體驗,香港輔導教師協會亦將繼續舉辦暑期事業體驗計劃。在此我們特別鳴謝過去參與本計劃的機構,擔任面試的老師,以及多年來帶領參與同學作反思分享的本會榮譽顧問李桂芳博士。盼望各工商和公營機構能繼續大力支持以上兩項活動,為同學們提供寶貴的實習機會。此外,亦希望同學把握此等機會,充實自己,探索職場,積累寶貴的人生經驗。 此文章曾於20161022日信報刊登
  版權屬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如欲轉載,必須先獲本會同意、授權及註明出處。如發現未經本會授權轉載,本會保留追究法律責任。  

TAG標籤

暑期事業體驗計劃



Subscribe to us
for the latest information
訂閱我們的Facebook
以掌握最新的升學輔導消息
  Connect to Facebook



Related Articles相關文章


出版
香港輔導教師協會就本地學生以文憑試成績報讀海外院校之回應
2024/01/30


出版
輔導之聲電子版 2021年5月號
2021/05/02


出版
Recommendations to the Education Bureau on actualizing the six directions in
“Optimise the curriculum for the future; Foster whole-person development and diverse
talents”
2020/10/28


出版
將納悶變成幸福感
2020/04/21


出版
輔導之聲電子版 2020年4月號
2020/04/17


出版
對2020年香港中學文憑試的建議
2020/04/06

出版